2025年3月26日,由我公司独立编制完成的《沧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(2021-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举行新闻吹风会,人民网、人民日报、澎湃新闻、凤凰网、新浪网、河北新闻网、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等多家知名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。
《规划》于今年1月14日获得市政府批复,是沧州市首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,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开展生态修复任务的总纲和空间指引,是指导编制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重要依据。作为沧州市首个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,这一成果标志着沧州市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迈入系统化、科学化新阶段,也为河北德赞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专业实力再添标杆案例。
我公司凭借自然资源多领域专业优势,严格遵循编制指南要求,在规划编制中充分运用系统思维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理念,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。
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沧州段全面建成,河湖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得到保护修复,生物多样性水平稳步提升,地下水水位逐步回升,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形成。到2035年,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、流域生态连通性全面加强、濒危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、城乡人居环境更加宜居、美丽海湾基本建成、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体系成型,基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沧州新格局。
基于沧州市“滨海拥河、湿地资源丰富”的地理特征,规划创新性提出"两区三带多廊多节点"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,将全市划分为5个生态修复分区,统筹陆地与海洋两大自然地理单元,通过重点流域为基础单元,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功能及问题差异,系统部署了水生态保护修复、土地综合整治等六项重点任务,为打造"河海相济、底蕴深厚"的生态沧州提供科学指引。
《规划》明确了6项重点任务,即统筹水生态保护和修复,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;加强海岸带保护修复,筑牢海洋生态安全屏障;实施土地综合整治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;加快构建生态网络,维护生物多样性;科学推进国土绿化,夯实绿色生态本底;强化城市空间生态修复,提升城市生态品质。布局实施滨海湿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、环渤海岸滩治理与海洋生态修复工程、重要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建设工程、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。
《规划》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沧州市水源涵养能力,有效治理外来物种入侵,构筑全市生态安全屏障;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,优化人居环境,助力乡村振兴,通过盐碱地治理、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产值,拓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。
沧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孟朝阳先生,生态修复科负责人张岳敏女士,向大家解读了《沧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(2021-2035年)》有关情况,并回答了大家感兴趣的问题(沧州市举行《沧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(2021-2035年)》吹风会)。
我公司将持续跟踪《规划》实施,助力沧州市实现“2035年生态愿景”,同时,公司将秉持“专业、创新、责任”的理念,持续深耕国土空间规划领域,为全省提供更多高质量规划服务,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德赞力量。欢迎各界同仁精诚合作,共同推动区域可持续、高质量发展!